名师领航促成长 共生课堂启新篇
——沙市中学开展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、学科首席教师示范课活动
作者/来源: 秦宏枭    发表: 2025-04-19 12:14:53    浏览: 1728 次
 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,推动共生共创课堂改革,3月份沙市中学以“名师领航·共创未来”为主题,组织我校部分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及新高考学科首席教师开展示范课展示与研讨活动。活动聚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转型,通过名师授课、集中研讨等形式,探索学习中心课堂的新样态,助力师生教学相长、共生共创。

  活动中,我校数学学科李义国、吕跃,政治学科李艳、历史学科刘志国、唐年新,化学学科李昌坤6位名师立足学科核心素养,结合新高考改革方向,呈现了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的示范课堂。



  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李义国以《二项式定理》为题,紧贴课改前沿,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。李义国老师从完全平方公式入手,精心设计一连串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共性,自然推导出二项式定理。课堂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,深度挖掘教材,搭建知识框架,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概括总结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魅力。

  我校数学学科新高考首席教师吕跃示范课的课题是《基本立体图形》。吕跃老师采用“实物观察→数学抽象→生活应用”的认知逻辑链开展课堂教学,符合几何教学规律。融入建筑、天文中的几何元素作为课堂导入,启发学生思考;创新性设计“立体图形拆解展示”活动,学生动手展开棱柱、棱锥模型,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;在概念的构建中通过对比正方体、长方体、平行六面体的几何特征,归纳出棱柱的一般特征,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。课堂思路清晰,环环相扣,极具示范性。



  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李艳以《哲学的基本问题》为课题,展示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共生共创示范课。李艳老师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,巧妙引入哲学话题,通过生动案例、互动问答、问题引导等活动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与意义。课堂上,学生热烈讨论,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碰撞。李艳老师灵活运用情境教学、启发式教学,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,不仅帮助学生打开了哲学思维大门,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教学示范,为思政课注入新活力。



  正高级教师刘志国以《中古时期的欧洲》为课题执教了一节结构清晰、内容详实的二轮复习课。课堂设计三个重点问题,层层深入,引发学生主动思考;展示地图引导学生回顾课本知识,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;通过高考真题训练,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能力;学生自主归纳阶段特征,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。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,展现了刘志国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娴熟的驾驭能力。



  我校历史学科新高考首席教师唐年新示范课的课题是《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》。课堂以“赏画证史,以史鉴画”为核心,从“横向交换”“纵向发展”两个角度带领学生认识全球的变化。课堂注重情境化教学,结合画作、地图、示意图、文字材料等构建教学情境,帮助学生理解;体现任务驱动教学,激发学生学习驱动力;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,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。



  我校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、化学学科新高考首席教师李昌坤执教了示范课《硅酸盐工业》。李昌坤老师以“砼”导入,运用日常生活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,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共同点,自然引出硅酸盐材料的要点。课堂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引,引导学生自主思考,借助人工智能探索课外知识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热情,展示了学科首席名师的优秀风范。

  每一节生动的课堂展现了师生共生、生生共生、师生共创的课堂形式,集中体现了“以学生为主体”的课程理念,教师成为学习引导者,学生主动探究,充分展现了共生共创课堂的共研特色。


历史教研组评课交流



数学教研组评课交流



政治教研组评课交流


  课后各学科教研组开展集体教研活动,进行评课研讨交流,围绕“如何构建共生共创课堂”“情境化教学的设计策略”等议题展开讨论。与会教师还通过“课堂评价量表”量化分析教学行为,从学生参与度、问题解决能力等维度反思教学实效。

  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践范例,更通过共生共创的示范引领,为教育课堂改革注入了新动能。沙市中学将持续推进共生共创课堂改革,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教育变革,赋能学生全面发展。
Baidu
map